首页 女生 穿越言情 淮右布衣朱元璋

第一百一十六章 龙子龙孙上

淮右布衣朱元璋 天涯熠帆 2033 2024-07-23 16:20

  请您牢记本站域名:novel.wujiyan.cc

  

  在封建时代,妻妾成群是地主阶级的特权。作为全国最大的地主,朱元璋自然也是有众多的女人。

除皇后外,朱元璋有无数的妾,依照地位高低,封为贵妃、妃、嫔等职位。

妻妾既然成群,那么儿女自然就多了。朱元璋生有二十六个儿子、十六个女儿,至于孙子、曾孙实在是数不过来。

后宫的妃嫔从民族来说,有汉人、蒙古人、高丽人;从来源而论,有抢来的,有从元朝接收的,有陈友谅的,有即位后全国征选的。

朱元璋从小没有接受系统的教育,长大起兵后愈发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。所以,朱元璋对诸子的教育特别看重。

他在宫中特建藏书阁,贮藏古今图籍,以供诸子阅读。此外,他还征聘四方大儒教育太子和诸王,轮班授课讲学。

授课师傅中最重要、最著名的人物是宋濂,他前后几十年专门负责教育皇太子,讲历史典故,讲前朝兴衰,讲国家礼法。皇太子也尽心受教,言必称师傅。

博士孔克仁奉命为诸王讲授经书,诸功臣子弟也奉诏入学。

朱元璋曾亲自召集老师们制订教子方案,并对他们说:“有一块精金,得找高手匠人打造;有一块美玉,也要找好玉匠才能成器。

人家有好子弟,不求明师,岂不是爱子弟反不如爱金玉?好师傅要做学生模范,因材施教,培养出人才来。”

他要求老师们以实学教导,不要学一般文士,只是背诵辞章,毫无用处。

他还亲自在皇宫大殿上,严肃训导太子和诸王,他说:“古代的君子,德充于内,又表现在外,所以器识高明,善道日多,恶行邪辟都退避三舍。

自己修德已成,必能服人,贤者集绕你的周围,不肖者远远避开。若能进德修业,则天下国家未有不治,否则就没有不失败的。”

皇太子的学问重要,德行更重要。所以,在皇太子左右,除了儒生、经师以外,朱元璋又选了一批有德行的端正人士,做太子宾客和太子谕德。

这些人的职务便是将“帝王之道,礼乐之教,古今君王成败,民间百姓之事”讲给皇太子听,以求皇太子明心正德。

在这样的教育下,皇太子成长为一名温文尔雅的儒生。之后,便是指导皇太子参与政事,开始政事实习。

洪武十年(公元1377年)。朱元璋下令今后政事并启皇太子处分,然后奉闻。同时,朱元璋时不时教导皇太子如何治国理政,如何做一个称职的君王。

朱元璋告诫皇太子要记得几个原则:一是仁,能仁才不会失于疏暴;一是明,能明才不会惑于邪佞;一是勤,勤勤恳恳才不会溺于安逸;一是断,有决断才不会牵于文法。

因为元朝不立太子,所以引发无穷的政变和残杀,导致政治动荡和国运祚短。

朱元璋吸取元朝的教训,在做吴王时,便立长子朱标为世子,即皇帝位后又立为太子。

为了避免太子与朝臣有间隙,朱元璋便以朝廷重臣兼任东宫臣僚,一心一意地想将太子培养成理想的继承人。

太子朱标也很争气,治国理政是一把好手,而且他不像朱元璋一样暴脾气,对待臣子十分宽厚,很得朝臣爱戴。

然而,天不遂人愿,理想终归敌不过命运。历史给朱元璋留下了一个莫大的悲哀,为大明二百多年的历史打了第一个绳结。

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“ 基岩云小说 (novel.wujiyan.cc) ”查找最新章节!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